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 110.05.15
雲縣府與虎尾鎮公所原訂今(110)年5月19日召開雲林縣歷史建築虎尾官營小賣市場修復再利用計畫(暨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總體規劃評估)成果說明會,因疫情關係停辦。
「原虎尾官營小賣市場」於昭和11(西元1936)年竣工,其L型之洋風建築(第一賣場)為日治時期「虎尾街新市街擴張計畫」街區的入口象徵及地標,具獨特的歷史意義。隨著時代演變,市場腹地不斷向外擴張,成為人人熟知的虎尾鎮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然而,至今已有80餘年歷史的重要建築,卻也逐漸被層層鐵皮棚架所掩蓋。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為守護珍貴歷史文化資產,完善市場之規劃利用,讓虎尾常民的記憶延續下去,使市場活力生生不息,雲林縣政府108年10月登錄「原虎尾官營小賣市場」為本縣歷史建築,109年自籌經費委託吉申君建築師事務所辦理本案修復及再利用計畫。經過一年多的文獻蒐集、田野調查、新舊世代訪談、公有市場活化案例參訪、專業的建築修復調查與規劃設計,以及與管理單位虎尾鎮公所密切溝通,目前已完成虎尾官營小賣市場修復再利用計畫以及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總體規劃評估,進入成果結案階段並爭取後續相關經費,充分展現縣府對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與用心。
本案從地方文史資料、虎尾整體城市空間發展脈絡到市場現行營運狀況調查分析與訪談,都驗證虎尾第一官營小賣市場具備歷史發展、地方文化以及常民生活的多元價值。「原虎尾官營小賣市場」所在區位及造型,反映建造年代的新市街氛圍,其中第一賣場及店鋪建築外觀均帶有西洋裝飾風格,表現昭和時期商業街區景觀,是日治時期「虎尾街小賣市場」配置中唯一僅存原貌之市場建築,為虎尾鎮第一公有零售市場歷史變遷最重要見證。
經由本案研究成果可知,第一賣場建築體保存了芬克式鋼桁架、磚構造結合鋼筋混凝土梁柱耐震、結構補強等具體作法;市場基地環境及室內使用講求衛生環境維護、杜絕傳染疾病,透過排水溝及立面通風採光開口部設計,具體呈現臺灣日治時期近代化公設市場建築重視防災構造技術及公共環境衛生物理環境設計之意義。
此外,第一公有零售市場除了L型洋風建築(第一賣場)外,亦存有於民國40年代初期興建,乃日治時期建物原址重建的第二賣場,其建物維持日治時期第二賣場的半戶外開放式棚架建築特徵,早期以麵攤及飲食販賣為主,現今為肉舖使用。第二賣場和第一賣場共同呈現虎尾街小賣市場創建時期營業項目及建築配置,保存日治時期近代化公設市場建築配置及使用型態。
後續預計規劃兩階段進行文化資產修復及第一市場改造,第一階段以「雲林縣歷史建築虎尾官營小賣市場」第一賣場範圍進行修復工程,相關費用包含修復設計監造技術服務費、工作紀錄專業服務費、修復工程費等預估約新台幣2,500萬元;第二階段則以第一公有零售市場之整建為主,包括第二賣場修復、中正路街屋改造、福民路市場新建,以及相關周邊環境改善等,相關費用預估約新台幣1億3,400萬元。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由於虎尾第一官營小賣市場地處虎尾鎮中心,因此,虎尾第一官營小賣市場的修復再發展,不僅在於歷史建築與零售市場的空間再造,也對應虎尾持續發展糖都文化生活城鎮的定位策略。期許未來完工後可成為虎尾文化生活街區的一塊重要拼圖,結合雲林故事館、雲林布袋戲館、合同廳舍、雲林記憶COOL等館舍,滿足傳統市場的使用機能,增加多元服務的同時,亦能引入創新經營管理模式與資源,成為虎尾文化路徑中一處懷舊與創新融合,塑造虎尾生活美學的前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