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漁村職人生活體驗營成果展

  • 發布單位:文化觀光處

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 110.10.03

雲林縣四湖鄉萡子寮西海岸居民於冬至前後聚集捕撈南下過冬的高經濟魚種-烏魚,這樣的近海漁業史已有上百年,地方蘊含豐富的海洋生活軌跡,包括因海岸與村莊距離遙遠,為把握野生烏魚來汛,便在沿海沙洲搭建的「烏倉寮」和50年代捕撈作業中最主要的運輸工具「海上竹筏」。新漁港完工後,交通便利許多,「烏倉寮」和「竹筏捕烏魚」及「補漁網」的生活記憶與技藝因此逐漸消失,在地居民為了找回過去勇敢、不畏艱難的精神並傳承價值與傳統,特別於今年疫情趨緩後召募庄內老中青三代及在地青年學生參加連續二周末(9/25-26、10/2-3)的職人生活體驗營,完成「縮小100倍的烏倉寮」、「重出江湖的漁網」、「大廚指導一夜干」和「蚵貝創意七彩蠟」,成果展活動於110年10月3日上午10時在萡子寮古厝食堂辦理,由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縣議會副議長主任蘇秉承、四湖鄉長蘇國瓏、文化觀光處副處長蘇建蒼、雲林縣社區營造中心主持人廖彥勳、紀錄片導演林煥文、萡東村長蔡老列與村內多位耆老及來自鄰近村莊學生家長等15位學生共同參與成果發表。

漁村職人生活體驗營 驗收成果囉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縣社區總體營造計畫至今已將近25年,目前即將邁入300個社區共同參與相關計畫,且近年來雲林縣在全國評核成績名列前茅,地方參與度日益擴大,是非常不容易的。位於四湖鄉萡子寮的西岸沙洲過去是臺灣海峽淺海漁產最優質的區域,潛藏豐富的文史與西濱自然生態,本年度縣府獲得文化部肯定,持續辦理「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核定由四湖鄉萡子寮城鄉發展協會執行縣內青年基地亮點計畫(滿天青計畫),辦理〈漁村職人生活體驗營〉,發揮無間斷陪伴支持力量,整合多面向的資源,期望喚醒居民對社區環境、社區特色的關注,凝聚共同意識,展現雲林最獨一無二的生命力。
 補破網 體驗      

文化觀光處副處長蘇建蒼提到,近幾年補助協會辦理「烏倉寮重建體驗夏令營」、「海上竹筏重現夏令營」及「夢幻漁村文史創生–青年飛翔夏令營」,在當地造成極大的迴響與認同,也邀請知名導演林煥文拍攝紀錄片紀錄整個過程,居民及耆老看到「防風林中的烏倉寮」、「消失一甲子的竹筏」和「編織漁網養家故事」,喚醒塵封已久的過往記憶,也在談笑中找回海口家戶間的情感。上面每一個主題都曾以專題進行,特別是西海岸先民來台後賴以維生的「漁網」,在海上作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因南北海域環境差異及漁產種類的不同,漁網大小種類各有特色,今年也特別修復了一張在地耆老的塵封已久的漁網,參與傳承的學生都十分讚嘆先民討海而生的智慧,也對家鄉祖先萌生深深的敬意。


四湖鄉長蘇國瓏強調,參與體驗營的中壯年表示在少年時期幾乎都目睹、參與過父執輩製作烏倉寮跟竹筏,感謝這三年夏令營帶來的感動激盪及社區成員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雖然今年因為疫情無法辦理大專生的駐村夏令營,但社區夥伴們決定發揮海岸兒女的精神與烏魚洄流的信心堅持,將對象對焦在村庄的孩子,真正實現「探索聚落原點、向海洋致敬、向先民學習」的這段記憶與技藝傳承的初衷。


副議長主任蘇秉承表示,這幾年來,在地方村民與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發掘、培養出許多在地人才,也打造故事亭、旅人驛站、古厝食堂等成為舒適場域,不僅是村民平時休閒空間,更為夏令營活動增色不少,證明找回文化信心的社區營造計畫是從人心出發帶來改造的珍貴過程。夏令營前夕,辦理單位萡子寮城鄉發展協會理事長蔡心娜、雲嘉南濱海產業文化觀光協會理事長蔡茂昌、萡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瑞泉、萡東村蔡老列村長等人就帶著庄內中壯年忙著前置作業,體現萡子寮先民血液流傳下來那股與自然奮鬥的應變,看見老中青三代的合作無間、大家同學共創新的在地記憶,也見證小小漁村對自己成為西海岸地方創生基地的遠大夢想。
       

辦理單位萡子寮城鄉發展協會理事長蔡心娜補充,夏令營已經辦理第五年,整個任務編組除了萡子寮運營中心、萡子寮社區發展工作室外,還有社區長青食堂、萡東社區發展協會及雲嘉南濱海產業文化觀光協會及雲林縣社區營造中心等單位共同協助,居民認同且珍惜這個傳承的機會,以開放心胸迎接青年對家鄉的創新想像,包括:特別由蔡心娜理事長在北部大飯店擔任廚師的哥哥蔡安豐來教導學員製作一夜干,和學生們自己開發的創意蚵貝蠟燭,期望藉由各個層面的嘗試實作,讓漁民好幾世代那不怕苦、不怕難的勇氣與智慧基因傳承給下一代,漁村目前已經邁入劍蝦與烏魚子的捕撈季節,下個月即將推出「冬之魚文化祭」,歡迎屆時縣內外民眾親身走訪、認識、體驗夢幻漁村萡子寮最美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