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全民國防】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 齊心護國安

 

為強固國家安全,消弭威脅風險,總統賴清德日前以召集人身分,親自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次會議,強調政府將進行全方位積極整備,讓國家力量更堅實,人民信心更堅定。這項強而有力的國安政策,以凝聚全民防衛共識為著眼,迅速獲得國際認同,包括美國務院政治軍事事務局官員赫姆斯邁爾、美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羅耶爾,均在稍晚舉行的臺美國防工業會議上,對此表達高度肯定;美國在台協會(AIT)執行理事長藍鶯在受訪時也直言:「一個更強韌的臺灣,才能抵禦中國的每日施壓與脅迫」。

 長期與共產赤禍對抗的我國,在軍事整備上,從早年的全面反攻,到當前以確保臺海安全與和平穩定為主,確實經歷不同時期的國防建設目標與階段。務實來看,自民國80年,故前總統李登輝簽署宣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在臺灣徹底落實主權在民,建立可長可久的民主制度,無非希冀兩岸能朝和平發展邁進。但我國的善意並未獲得適切回應,數十年來,中共玩弄「和戰兩手、軟硬兼施」,近年更厲行文攻武嚇,妄言「武統臺灣」,因此造成我國民眾群起反感,也深刻體認「國家安全必須操之在己」的重要性。

8大動員方案 厚實防衛能量

 對此,政府除強化軍事戰備,也致力推廣全民國防理念,打造堅實的動員體制,厚實防衛能量。根據《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共區分精神、人力、物資經濟、財力、交通、衛生、科技及軍事等8大動員方案,分別由教育部、內政部、經濟部、財政部、交通部、衛生福利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及國防部主管,結合中央及地方政府施政作為,透過各級動員計畫策頒、定期會議召開、動員能量調查與編管、教育訓練、督考訪評等,完成動員準備階段人力、物力、財力、科技力等戰力儲備,落實「納動員於施政、寓戰備於經建」指導原則。在具體作為上,每年實施「全民防衛動員暨災害防救(民安)」及「軍民聯合防空(萬安)」演習,整合全國資源,驗證動員、民防、緊急醫療、災害防救、鄉民收容、安置及傳染病防治等應變機制,強化各級政府指揮應變效能,落實全民防衛機制。

攜手民間團體 建構可恃民力

  在《全動法》基礎上,政府進一步凝鍊出「全社會防衛韌性」概念,主要確立3大方向,首先是深化「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共識,也就是由政府領導社會全民,進行全方位積極整備,廣納各方資源與力量,建立堅定信心,在面臨災難或緊急狀況時,政府和民間都能即時妥處,維持社會正常運作。其次在建立「強化應變、有恃無恐」信心,具體實踐在擴大民力訓練及運用,並加強戰略物資的盤整與維生配送,強化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的維持運作,健全社福醫療和避難設施的整備,以及確保資安、運輸和金融網絡的安全,持續精進臺灣的應變量能。最後完備「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機制,目標是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要進行全方位的驗證和演練,也要擴大跟民間團體和社會力量的連結,彼此攜手合作,系統性、專業性找出問題,進而擬定對策落實執行。

  換言之,「全社會防衛韌性」旨在確保非常時期的政府運作與社會穩定,包括傳統與非傳統威脅部分,也就是不分大型自然災變或戰爭衝突,都能一體適用。經國安會審慎研究後,再提出「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等5大主軸,據以協調跨部會、跨領域、跨世代合作,緊密鏈結必建立非軍事政府部門之間的應變共同圖像,同時提升大眾對威脅的認知及自我保護能力。 

  事實上,不論是因應氣候變遷所致的巨大化天災,乃至地緣政治帶來的複雜威脅等,除仰賴軍事力量投入緊急應變,民間自主防護的共識與機制,更至關重要。從歷次國際大規模災變中,民眾生存方式的統計來看,「自助:互助:公助」比例為「7:2:1」,特別是在戰災中,絕大多數存活者,必然擁有正確的自救與互助觀念。因此,在「全社會防衛韌性」架構下,內政部規劃以鄉鎮市區公所為要點,成立「防災協作中心」,逐步落實民力運用基礎機制;另包括民間救難團隊、非政府組織與替代役人員等,未來可納入完善訓練,強化防衛韌性。

周延民生通路、戰略物資供應鏈

  此外,政府也廣納社會各類型機構與團體,建立周延的民生通路系統,不僅滿足一般百姓的基本需求,也強化軍事戰略物資的供應鏈。對此,衛福部積極指導並要求全國205家責任醫院推動「韌性醫療整備計畫」,確保供水、供電等民生安全機制;另加速整備8萬3863處防空避難處所、4601處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6042處緊急避難收容處所,持續落實維生設施及物資補給的規劃與作為。至於緊急應變機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穩定的能源網絡,以及安全的通訊與資訊傳遞,根據國安會規劃,相關單位將持續廣拓再生能源並提高自給率,並採分散及兼顧方式,提升穩定性及戰時運作韌性。至於通資關鍵基礎設施維運方面,則區分「核心固守」、「中層阻殲」及「外圍警戒」3層防護量能,通盤驗證自主防護機制,不僅要確保可信任的通訊與備援平臺,更兼具支援軍事與情報傳遞功能。

凝聚共識 打造不對稱戰力 

  「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真實體現,可於烏俄戰爭中一窺堂奧。在極權野心擴張下,戰火雖綿延2年有餘,但烏克蘭始終上下一心,以舉國之力抗強捍衛主權。期間,除了正規國防軍之外,隸屬內政部的國家護衛隊,以及人民志願加入的國土防衛軍,都在維護關鍵設施運作、民生供需及後勤補給上,發揮極大戰略持久力。尤其,烏克蘭政府運用科技力量傳遞正確訊息,以「不對稱作戰」思維扭轉戰局,地方百姓則在烽火中建立互信的人際關係,組織鄉里不分男女,成為共抗犯敵的關鍵網絡,不僅讓入侵者付出慘烈犧牲與代價,更使國際看見烏國全民守護家園的決心,「自助人助」成功爭取支持與奧援。 

  同樣面對武力威脅的我國,政府根據主流民意提出「永遠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臺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臺灣人民的意志」4項堅持,並參照烏俄戰爭發展,積極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務實應對國安風險。誠如賴總統所言「當臺灣社會準備愈充足,國家就更安全;臺灣愈有自我防衛的決心,國際社會就更安心。」我們也相信,唯有更強韌的臺灣,方能化解霸權擴張的危機,並作區域穩定與民主永續的重要基石,進而為全球的和平與繁榮,帶來更多貢獻。

(作者為新聞工作者林台森)   本文轉載置青年日報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