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94斗南鎮大東社區

  • 發布單位:文化觀光處
  • 資料來源:文化處

6. 斗南鎮大東社區發展協會/大造家園、東庄起飛
壹、緒論
一、計畫緣起
「大東」這個地名的由來,據社區耆老的轉述,原先的東庄是一個很大的庄頭,後來因為石牛溪的改道將庄頭一分為二,在溪的東邊因為人口數較少故稱為「小東」,而在溪的西邊仍就保有多數的居民故稱為「大東」。
據雲林縣誌稿記載,大東於康熙年間已開墾,清朝時屬雲林縣他里霧社大東庄,明治時期為斗六廳嘉義支廳大東庄,大正九年改廳設州,實施街庄制後,行政區劃歸為台南洲斗六郡大東大字。光復後行政區改變,將原有大東庄分為大東里、埤麻里及新崙里,行政區就此底定。
大東里的居民約90﹪以上都姓沈,庄內有一座『泰安宮』(即沈祖公廟)供奉的「武德尊侯」是全國最大的沈姓宗祠,其歷史約有三百多年之久,是本社區最有歷史價值的一個景點。武德尊侯略史記載:距今三百餘年,延平郡王鄭成功為反清復明,于永曆十五年匯集閩、粵海疆孤臣軍民起義……適時有沈總兵成功帶領義軍,京巡防台南、鹽水港、下營、新營、白河、諸羅山至他里霧一路安撫、招納、懲惡獎善、助民安家墾田等,並持漳州武德侯祖金身至他里霧大東大規模開墾…,後續有福建族親絡繹而至。
社區居民大部分都以農維生,年輕人外流他鄉謀生情況嚴重,村內以老人及小孩居多,因此緣故,讓我們這群快樂的傻瓜想要改造這個社區,而讓社區的資產及文化由我們開始來紀錄及收集,同時也希望能夠吸引出外的年輕人想回到家鄉及讓社區的居民更愛這塊土地。

二、計畫目標
大東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之目標:
(一) 發現及收集社區的古文物資產。
(二) 登錄及記載社區的人、文、地、產、景等史料。
(三) 喚起社區居民共同生活圈的互動意識。
(四) 發掘及培養社區人才為社區所用。
(五) 建立書香社區及提倡學童讀書風氣。
(六) 重建早期居民武術精神,發揚獅陣的社區文化。
(七) 跟上e化時代,讓旅外鄉親隨時看得到家鄉的資訊。

三、計畫相關單位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辦單位:雲林縣政府
承辦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斗南鎮大東社區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大東里辦公處
大東里長壽俱樂部
大東泰安宮管理委員會
基督教斗南長老教會
泰安宮武德尊侯文教慈善基金會

貳、計劃執行進度與檢討
一、實際計劃執行績效檢討
本社區自五月份起開始啟動營造點的工作,至今已有七個月的光景,期間確實地推動計劃書規劃中,所要執行的工作項目,雖然有遇上一些問題及挫折,但一切工作項目都順利進行,這是我們協會幹部最感到欣慰的一件事。
社區青年志工及義工招募方面,青年志工由文化局辦理於八月初完成志工基礎課程培訓後,在社區協助東庄生態館的整理,社區義工以管理社區圖書室為主,協助編列圖書、借閱書籍登記及場地整理。
社區資源調查是一項長期且持續性的活動,目前搜集的社區文史古物五十餘件置於社區生態館並編輯成冊。社區生態館經由社區發展協會幹部積極地進行整修工作、青年志工的協力、社區居民的認養,命名為「東庄生態館」。在文化局社區之旅及計劃期末成果展中,生態館扮演著社區文史的展示處。
鳳山館武術及獅陣研習已結束,並於計畫期末成果展及文化局聯合成果展公開演出。社區圖書室已辦理八項研習課程(附圖2)。
社區導覽圖及社區報編輯由協會幹部及文化局替代役共同協助完成,社區報已在六月中旬及十月中旬發行夏季刊及秋季刊。社區網站架設於奇摩及台灣社區通皆有設站。社區成果展示會於11月27日舉行,展示計畫成果和活動演出。
本計畫的活動內容及進度請閱覽進度表(附圖1)。

(辦理活動內容及進度完成表)
月份工作內容 5 6 7 8 9 10 11 12
社區青年志工及義工招募
青年志工及義工組訓及研習
相關工作幹部培訓及研討
成立社區生態博物館
社區資源調查及數位化
鳳山館武術及獅陣研習
社區圖書室管理及活動舉辦
社區導覽圖製作
社區報編輯及出版
社區網站架設
社區成果展示會
製作社區成果報告
(附圖1(社區人才培訓及研習課程)
日期 時間 研習課目 課程內容 講師 地點
6/25 Pm 8:00-10:00 營造點執行力及認識社區志工 1. 營造點執行說明2. 認識社區志工 沈坤榮老師 活動中心
7/177/247/318/7 Pm 3:00-5:00 暑期親子共讀活動 1. 親子共讀的重要性2. 認識台語的故事3. 我愛瑪婷4. 花婆婆 歐又如老師李彥蓉老師方文利老師沈彩琴老師 社區圖書室
7/29 Pm 8:00-10:00 社區環保整體發展規劃 1. 認識喚起居民的社區環保意識2. 如何做好社區環保整潔3. 如何來美化社區 張子見教授 社區活動中心三樓圖書室
8/5 Pm7:30-9:30 社區資源調查及導覽圖教作 1. 認識社區資源調查(人文地產景)2. 社區導覽圖討論 林志勳老師 社區活動中心三樓圖書室
8/13 Pm 3:00-5:00 社區入口意象設計及討論生態館佈置指導 1. 認識大東產業及文化2. 實地勘查 黃衍明教授 社區活動中心三樓圖書室
8/27 Pm 8:00-10:00 社區導覽員解說及訓練 1. 認識導覽員角色及解說2.認識大東社區 歷史及景點 黃山港老師 社區活動中心三樓圖書室
8/289/49/119/25 Pm 1:30-5:30 簡易裁縫DIY研習班 1. 家庭生活美學運用2. 生活佈置3. 實作物件 洪美月老師 社區活動中心一樓
9/24 Pm 2:30-4:30 環保肥皂製作 1. 環保肥皂製作 沈慶茸師父 社區活動中心一樓
(附圖2)
二、社區活動執行概況
(一)社區青年志工及義工招募
青年志工方面,由蔡銀海理事長次子蔡翰宇擔任青年志工隊長,文化局替代役協助,起初在社區發派青年志工招募傳單,招募得志工成員後,開始進行青年志工服務說明及工作。在義工方面,以協理管理社區圖書室為主,由沈桂葉女士擔任組長,招募圖書室義工,與泰安宮文教基金會會員共同管理。

蔡翰宇隊長正在進行社區青年志工的服務說明。 蔡銀海理事長歡迎社區青年志工加入社區營造工作。
由俞昆田理事指導,社區青年志工在東庄生態館進行磚舖整地工作。 本計畫的諮詢老師林志勳為社區青年志工解說其他社區青年志工的服務過程。
泰安宮文教基金會的老師為圖書室擔任管理義工。 圖書室沈桂葉組長(中)與沈宜婷(左)正在處理讀者借閱書籍的登記手續。

(青年志工名單)
姓名 學歷 大東社區青年志工招募傳單
蔡翰宇 大學
沈嘉南 大學
陳宥均 大學
陳宥妝 大學
俞東智 大學
陳信佑 高中
俞文心 高中
沈佳慧 國中
沈筱芩 國中
謝丞智 國中
謝宜庭 國中
謝宜君 國小

(圖書館義工暨社區義工名單)
姓名 志 工 臉 譜
沈桂葉 周真珠 女士 周 庚 老師 沈桂葉 女士 沈永良 老師 沈宜婷 小姐 沈阿助 先生
周真珠
沈阿助
簡秀英
林小燕
鍾玉蓮
沈秀貞
方文利
鐘長振
沈仁山
俞昆田
沈武郎
俞木權
(二)相關電子設備購買
單位名稱 斗南鎮大東社區發展協會
負責人姓名 蔡銀海 職稱 協會理事長 負責人電話 0928-852560
保管人姓名 鍾玉蓮 職稱 保管組長 保管人電話 05-596935
放置地點 雲林縣斗南鎮大東里150之2號
社 區 財 產 清 冊
項 目 規格(型號) 數量 圖 片
ASUS個人電腦 A3500N 壹台
BenQ投影機 P86110 壹台
Premier數位相機 Ds4341 壹台
MIPRO導覽擴音器 MA101 壹台

(三)青年志工及義工組訓及研習
青年志工培訓活動由文化局聯合94年度八個社區營造點於斗南大東社區及斗六溪州社區辦理共兩天,研習時數十二小時的培訓活動,課程包含有志工服務講座及團康活動,藉此完成大東社區的青年志工培訓。
義工方面由社區熱心人士自願加入,主動對社區事務關心並提供協助。


文化局李信政先生在活動會場致詞,為活動開幕。 本次培訓活動結集八個社區的青年志工近二百位,坐滿大東活動中心二樓的禮堂。
蔡銀海理事長帶領協會幹部支援本次培訓活動進行。 為活絡培訓學員的學習氣氛,時有團康活動穿插在培訓課程中。
大東社區青年志工們在活動中為大家解說大東社區的發展與特色。 團康活動的講師帶領大家進行好玩有趣的團康遊戲。
文化局舉辦的94年度社區營造點青年志工培訓活動於8/7大東社區、8/14溪州社區進行。

(四)相關工作幹部培訓及研討
本協會在計畫期開所開辦的培訓及研習會課程有:土庫新庄社區參訪、營造點的執行力及認識社區志工、社區環保整體發展規劃、社區資源調查及導覽圖教作、社區入口意象及設計、社區資源調查工作坊、社區景點導覽解說等課程,以上課程對於本協會幹部及社區志工的社區營造知識都有相當的助益。之後還有簡易裁縫DIY研習及環保肥皂製作,也受到許多家庭婦女的熱烈支持而前來參與課程。

林志勳老師首次到大東時,為社區居民進行營造點計劃推行的經驗分享。 協會幹部在土庫新庄社區進行參訪,以吸引土庫新庄的社造經驗。
環球科大張子見老師為大東開課,演講「社區環保整體發展規劃」議題。 雲林科大黃衍明老師受邀開課「社區入口意象設計」及社區數位生活館佈置指導。
參與社區「環保整體發展規劃」的研習成員以協會幹部為主。 「社區入口意象設計」課程,除協會幹部外,尚有多位義工和居民參與。

蔡銀海理事長為社區青年志工解說並導覽大東社區的特色。 林志勳老師(右2)為社區青年志工指導社區服務事宜。
蔡銀海理事長以社區青年志工在培訓活動所繪製的社區介紹來討論。 沈慶茸先生在大東活動中心開班傳授環保手工肥皂的製作。
為讓協會幹部了解社區報的電子編輯方法,由替代役與編輯群作技術交流。 沈慶茸先生在活動中心庭院示範環保手工肥皂的製作步驟。
社區報編輯群以夏季刊社區報為範版,規劃編輯秋季刊。 沈慶茸先生將凝固的肥皂進行切割。

(五)社區資源調查及數位化
協會發動全體幹部到社區住家詢問大東的文史古物展示及管理問題,從五月至今,經過幾番溝通後,總共搜集五十餘樣屬於大東歷史見證的文史古物,由協會負責搬運,全數放置於東庄生態館。並整理成冊,作成書面資料,同時也將文史古物的電子資料檔上傳到社區網頁,將資料數位化以提供資料給外界作文史考察。
社區動員大量大力來搜集社區文史古物。 除社區人士外,尚有雲科大學生前來支援。

東庄生態館館藏文史古物書面資料。
(六)鳳山館武術及獅陣研習
大東鳳山館武術的創始人為林萬教先生,萬教師在日據時代是斗南地區響叮噹的一號人物,此後傳給社區內多位弟子,其中以沈宜先生一直在教導村內學習鳳山館的武術技能,另外,在獅陣的延續上以沈連發先生最為代表性。目前鳳山館獅陣徒有兵器及家司外,獅陣人員幾乎解甲歸田較無組織可言,相當可惜。為了提昇鳳山館的傳統武術文化,特別聘請其嫡傳弟子周芳遠教練來社區教導國中小學童,學習舞獅及拳術。

兒童獅陣成員在社區空地進行棍法練習。 兒童獅陣主要由周芳遠教練指導。
計畫成果展,鳳山館獅陣成員在活動前的排演準備。 沈連發理事首先為鳳山館獅陣的表演活動進行開場武術演出。
兒童獅陣成員在活動中,表現出虎虎生風的白鶴拳基本拳法。 獅頭出場,本獅陣為金獅陣團,由兒童獅陣成員輪流耍舞。
(七)社區圖書室管理及活動舉辦
社區圖書室於今年七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下午二點至五點,周日為早上九點至十二點、下午二點至五點,開放期間平均每天使用人數約為20~30人左右。
為了讓社區學童及家長於暑假期間增進休聞樂趣,由協會邀請社區內現職的學校教師擔任講師,舉行親子共讀活動。家長及學童們參與踴躍。另外在九月也舉辦裁縫DIY研習班,受到社區媽媽們的熱烈參與。

斗南長老教會的歐又如牧師為親子共讀活動進行講座。 親子共讀活動中的兒童繪圖大合照。
李彥蓉老師為小朋友們進行有趣的布偶說故事活動。 與會的小朋友正開心地製作自已的繪圖作品。
洪美月老師細心地為研習成員指導手提包的縫紉方法。 親子共讀活動的活動後大合照。

(八)社區導覽圖製作
  由協會活動組長黃山港老師與文化局替代役走訪大東各角落,並先以空照圖來描繪社區道路。確立社區景點後,由替代役以電腦繪製完成,再交繪圖稿於協會幹部群討論後確定。本圖使用於大東社區導覽手冊,並於大東活動中心入口處設立社區導覽圖公佈欄。

黃山港老師與替代役合力編製,再交由協會幹部審閱後的大東社區導覽圖。

(九)社區報編輯及出版
社區報主要編輯群有:蔡銀海理事長、黃山港老師、陳俊尹里幹事、鐘長振老師、沈秀貞老師、文化局替代役,以及沈坤榮老師、張子見老師、沈秀雄先生及協會幹部的幫忙。目前已發行夏季刊及秋季刊,發放方式乃委託里幹事交由各鄰鄰長發給社區居民,本社區報的發行獲得庄內里民的正面評價。

大東社區報夏季刊,同時也是社區報創刊號,94年6月15日出刊發行。

大東社區報秋季刊,94年10月12日出刊發行。

(十)社區網站架設
本社區網站站長由張子見理事擔任,技術工程師由蔡翰宇同學負責,七月份已向青輔會申請網站立獲准,目前已好編制網站內容及相關資料,九月份架設網站完成,十月份正式對外開放上網。

奇摩-大東社區站址
http://home.kimo.com.tw/datongadc/conditions.htm
台灣社區通-大東社區站址
http://www.hometown.org.tw/community/index.php?CommID=766(十一)社區成果展示會
大東社區計畫成果展部分--
94年11月27日在大東活動中心舉辦本計畫的成果展演,展出內容即是成為文化局計畫營造點以來,大東社區成長的點點滴滴,以電腦簡報投影的方式來介紹這段期間,社區所完成及茁壯的營造項目。並以表演活動活絡成果展演氣氛。

大東社區 成果展邀請卡
本邀請卡發函給本年度文化局營造點8個社區、各社區發展協會、文化局長官、地方文教記者、社造中心及咨詢教師群、文建會、評審委員等。
(大東社區成果展示活動議程表)
94年度大東社區培力計劃期末成果展示會

一、 時間:94年11月27日
二、 地點:大東社區活動中心
三、 議程:
時 間 活 動 內 容 主 持 人
9:00-~9:20 報到 沈秀貞 組長
9:20~ 9:40 長官致詞 陳里幹事
9:40~ 10:00 社區簡報 蔡理事長
10:00~10:20 社區媽媽土風舞 沈蔡柳絮隊長
10:20~10:50 環保肥皂DIY 沈慶茸 監事
10:50~11:00 童玩DIY 沈桂葉 組長
11:00~11:30 兒童獅陣表演 周芳遠 教練
11:30~11:40 社區圖書館導覽 沈桂葉 組長
11:40~12:00 東庄生態館導覽 沈武松會長
12:00~13:00 社區風味餐

備註:誠懇邀請各位貴賓留下享用本社區準備之風味餐
本社區網址:
台灣社區通
http://www.hometown.org.tw/community/index.php?CommID=766
大東社區網站
http://home.kimo.com.tw/datongadc/
四、 工作成果報告:
² 完成社區資源報告書
² 成立社區志工隊
² 社區人才培訓
² 舉辦各項研習活動(如簡報內容)
² 完成社區導覽圖及公佈覽
² 完成社區入口意象
² 設立社區圖書館
² 設立東庄生態館
² 設立瑞己紀念植物園
² 設立堡愁紀念兒童遊戲場
² 發行社區報夏季刊及秋季刊
² 發行社區導覽圖折頁
² 成立社區媽媽土風舞隊
² 架設本社區發展協會網站
五、 社區導覽
² 社區圖書館成果展覽
² 東庄生態館古文物展覽
² 其它自行參觀
六、 Q&A及享用社區風味餐
七、 賦歸

(大東社區成果展示活動照片)
文化局劉建成課長特地前來參與大東社區成果展。 活動前留影合照。
與會的社區居民與來賓近二百人,共同來參與本次成果展盛況, 蔡銀海理事長為大家做投影簡報,解說著這段期間社區的成長點滴。
社區媽媽土風舞賣力地演出。 大東社區媽媽土風舞組團僅一個月,為社區成果展而積極地演出。
沈桂葉組長主持檳榔籽手工藝DIY活動,熱情大方的桂葉姐正在問有趣的環保問題 來賓用檳榔籽作小草帽的情形。

(大東社區成果展示活動照片二)
對檳榔籽手工藝DIY感到非常有趣的來賓,到台前向桂葉姐領取裝飾用具。 在活動中心樓梯口,皆置有大東活動看版,記錄著社區的活力展現。
兒童獅陣成員舉起金獅頭邁向會場。 兒童獅陣成員表演白鶴拳基本拳式。
獅陣表演場地在活動中心樓下,來賓皆圍觀這場由兒童獅陣表演的民俗活動。 沈慶茸先生在教導大家如何使用回收廢油來重製為手工肥皂。
尹伶瑛立委特別前來參與社區活動。 環保手工肥皂製作過程。

(大東社區成果展示活動照片三)
大東風味餐,熱鬧開動。 大夥開心地吃著美味可口的風味餐。
文化局陳淑雀副局長兼任代理斗南鎮鎮長也特地前來參與社區盛會。 環保手工肥皂完成,需待幾天的冷卻凝結才能使用,去污力強。
陳副局長和文化局李信政先生到活動中心三樓來了解大東的成果資料。 除書面資料來,手工藝品和社區刊物在放置在桌前。
來賓前往東庄生態館參觀。 參觀來賓生態館前院留念合照。

大東活動中心樓梯間的活動展版及手工藝成品
社區活動展版1 社區活動展版2
社區活動展版3 手工藝成品之一

94年度山、海、平原社區聯合成果展部分—
因應社造中心要求,於11月30日上午於文化局四樓會議室舉行94年雲林縣山、海、平原聯合成果展記者會,藉由此次公開宣傳的記者會活動,讓與會的社區推廣社區文化產業。
於11月4日在文化局迴廊及圓場廣場,全天舉辦94年雲林縣山、海、平原聯合成果展活動。
社造中心邀請卡內容

(94年雲林縣山、海、平原聯合成果展記者會照片)
環保手工肥皂。 檳榔籽手工藝成品。
大東社區在記者會會場所展示的兩種社區文化產品:環保手工肥皂、檳榔籽手工藝品。 記者會會場佈置情況。
自由時報2005.12.1報導


(94年雲林縣山、海、平原聯合成果展活動照片-大東)
開幕典禮頒發營造點當選證明書。 大東社區展覽場地,許多社區義工在攤位幫忙。
蔡銀海理事長和沈桂葉組長聯合演出生動有趣的「鬥嘴鼓」。 大東社區展覽場地,許多民眾前來一探大東社區的營造魅力。
鬥嘴鼓的演出非常有趣,贏得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兒童獅陣成員與協會幹部在舞台前合照留念。
文化局一樓展示本年度的營造點成果展示看版。 大東兒童獅陣在會場的表演。

聯合成果會場的大東社區介紹展版1
聯合成果會場的大東社區介紹展版2
三、東庄生態館設立
東庄生態館述說的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故事,基於文化局在社區培力計畫中所要求的成果展現,由社區發展協會開始著手尋找一塊能放置大東文史古物的回憶所在,規劃之前,此地一直是個雜草叢生、廢棄物隨意置放的荒廢地。在本計畫期間,經由社區發展協會積極的整修工作、青年志工的協助、社區居民的認養才有現今這般整潔美麗又富有社區歷史意義的社區數位生活館。
東庄生態館目前藏有社區古老家具、農具五十餘件,由發展協會負責保存管理,在社區之旅的行程中,此地為展現大東農村風情的展示處,未來將規劃生態館前院樹下為居民泡茶閒聊的里民休憩處。
(東庄生態館,整理前1) (東庄生態館,整理前2)
生態館前院,請挖土機整平前院空地。 社區志工群協助前院的磚拼舖設。
磚拼工作中。 完工後,清澈見底的生態池。
美化綠化的生態館前院。 大石來西之旅,蔡理事長帶領遊客參觀東庄生態館。
文化局陳淑雀副局長和社造承辦員李信政先生前來觀摩。 生態館牌樓
遊客在生態館留念合照。

自由時報2005.11.9報導
四、入口意象、導覽圖公佈欄、生態館牌樓設立
社區為美化社區環境,增進社區居民意識,利用本計畫經費來建設社區人口意象、導覽圖公佈欄以東庄生態館牌樓,藉以豐富社區內涵,成為社區居民活絡的討論議題。

五、社區自籌營造活動
協會為建全社區功能,提供居民所需的要求,與沈慶宗、沈慶進兩位社區人士協調,提供自家土地為兒童遊戲廣場的使用。另外,與斗南鎮長老教會聯合舉辦外籍新娘生活適應班,獲得熱烈迴響。為展示社區成果,社區媽媽們積極也成立社區土風舞班,活動完後,也持續開班招募,正式成軍。
社區崎零地,荒廢閒置。 協會動員開始整理。
在廣場外圍種植花草。 許多協會幹部都一起來參與。
種植的花草之後將成長為廣場外圍的綠植裝飾。 廣場整理後,名為「堡愁紀念兒童遊戲場」。

外籍新娘生活適應班的上課情況 方文利老師帶著大家跳舞。
適應班結業謝師宴上的東南亞風味餐 風味餐活動情況。
大東社區媽媽土風舞首次上台為大東演出。 社區媽媽活潑有力的跳著輕快舞蹈。
參、社區資源調查
一、社區介紹
(一) 地名的由來
「大東」這個地名的由來,據社區耆老的轉述,原先的東庄是一個很大的庄頭,後來因為石牛溪的改道將庄頭一分為二,在溪的東邊因為人口數較少故稱為「小東」,而在溪的西邊仍就保有多數的居民故稱為「大東」。
據雲林縣誌稿記載,大東於康熙年間已開墾,清朝時屬雲林縣他i嘉義支廳大東庄,大正九年改廳設州,實施街庄制後,行政區劃歸為台南洲斗六郡大東大字。光復後行政區改變,將原有大東庄分為大東里、埤麻里及新崙里,行政區就此底定。
大東里的居民約90﹪以上都姓沈,庄內有一座『泰安宮』(即沈祖公廟)供奉的「武德尊侯」是全國最大的沈姓宗祠,其歷史約有三百多年之久,是本社區最有歷史價值的一個景點。武德尊侯略史記載:距今三百餘年,延平郡王鄭成功為反清復明,于永曆十五年匯集閩、粵海疆孤臣軍民起義……適時有沈總兵成功帶領義軍,經巡防台南、鹽水港、下營、新營、白河、諸羅山至他里霧一路安撫、招納、懲惡獎善、助民安家墾田等,並持漳州武德侯祖金身至他里霧大東大規模開墾…,後續有福建族親絡繹而至。
(二) 地理位置
大東社區位於斗南鎮中央偏西,北與虎尾興南里的竹圍為界,南至明昌里二重溝,東以石牛溪之小東里及西歧里的高速公路為界,西至埤麻里新厝為鄰。全境面積1.26平方公里,民國九十三年人口總數為1,250人,共有15鄰約分為350戶人家。
境內主要道路如下:北可由雲84號道路到虎尾市區、西接雲86號道路到埤麻里、南由雲85號接158 甲到斗南市區或土庫鎮。
(三) 地形及地勢
本社區位於斗南鎮西北邊,地勢略由東向西傾斜,斗南鎮大東里地形屬平原地形,地勢甚為平坦,地勢由東向西傾斜,海拔約三三公尺,境內無高山橫阻,視野開闊。境內有石牛溪等河川流經,屬北港溪集水區。
(四) 地質及土壤
本社區地質上屬現代沖積層,大致由砂頁岩新沖積土、粘板岩與砂頁岩混合沖積土、粘板岩老沖積土及少部份的紅壤所組成。
本社區為平原地區,於平原地區內主要為沖積土,土壤肥沃適合植物生長。土壤為河川之近代沖積土,屬微酸性至微鹼性沖積土,其母岩為第三紀之沙岩,肥沃適宜農耕。
(五) 氣候
大東社區位於台灣西南部平原區,其氣候受緯度與暖流影響,屬亞熱帶氣候區。年平均溫度在攝氏22度以上,終年氣候溫和,四季變化小。平均降雨量約在1,400公厘左右,雨季集中於6~8月,年雨量1,500~2,000公釐,由西向東漸增,一般以熱帶雨及颱風雨為主,乾旱期在11月下旬至翌年三月下旬,但因距海較遠,冬季東北季風較無影響,農業經營尚佳,故降雨期以五月至九月較為豐沛。
(六) 水系
社區境內石牛溪發源於古坑鄉大尖山北側,由將軍里東方進入斗南鎮大湖口溪的他里霧埤及新崙埤的水,在市區東北方建有水閘及大排,為昔日郊區灌溉水的主要來源,再經由大東庄石牛溪流入虎尾溪。
二、 社區營造點工作執行配置
1. 大東社區資源調查隊
第一組召集人:俞昆田 理事
(社區生態、產業、景觀及資源調查等)

第二組召集人:沈順孝 理事
(古文物、古農具及文件等調查及收集)
2. 大東社區報編輯及發行(分為四季發行)
總編輯:沈秀雄
主 編:黃山港 組長
採訪及撰稿:沈秀貞 組長、鐘長振老師
編輯群:沈秀貞、鐘長振、張子見、陳俊尹、沈坤榮、張水順

3. 社區導覽地圖編輯及印製
主編:黃山港 組長
編輯群:張水順、沈秀貞、鐘長振、張子見、陳俊尹

4. 成立社區生態博物館及管理辦法
館長:沈武松 理事
副館長:沈四平 常務監事
(生態館規劃、施工、及管理辦法)
第一組長:沈宗智 總幹事
(各項古文物登錄及保存)
第二組長:沈武郎 理事
(生態館庭院佈置及美化)
第三組長:沈哲鎗 理事
(生態館室內佈置)

5. 社區入口意象及佈告欄等製作
主辦:沈仁山 監事
協辦:俞木權 監事

6. 鳳山館武術及獅陣培訓
隊長:沈連發 理事
教練:周芳遠
聯絡人:簡秀英
班長:許立升
副班長:王聖文
7. 社區圖書館開放及管理辦法
組長:沈桂葉
聯絡人:沈信舟 老師

8. 設立大東社區網站
站長:張子見 理事
技術工程師:蔡翰宇、張水順

9. 社區營造點研習班及人才培訓
規劃及執行:蔡銀海 理事長
協辦:沈桂葉組長、張水順

10. 社區志工及媽媽志工隊招募
召集人:沈永靖 里長
副召集人:沈洲富 理事

11. 社區青年志工隊
隊長:蔡翰宇
輔導員:張水順
三、社區的人、文、地、產、景調查
(一)社區人物訪談
1.沈武榮師父
還記得每天午餐過後急著看布袋戲的歲月嗎?隨著科技的進步、電視節目的多元,此種情況已經不再復見。但你知道嗎?就在我們社區中,卻有著這麼一位對布袋戲滿懷熱衷,賦有一身演出布袋戲絕技的人物---沈武榮師父。
沈武榮先生從十四歲起開始接觸布袋戲,讀書時期最大的興趣即是在放學後去戲院觀賞布袋戲,在偶然機會由姐夫推薦下,進入南都戲院內學習布袋戲操作技巧,且拜西秦王爺(藝名)為師向他學習技藝,前後約有半年的光景,隨後因緣際會前往台中地區學習新的技藝,在這段時間裡對他影響最大的恩師名叫王添晟先生。當時為了生活,也跟著師父在全省各地的戲院流竄演出,前後學習的時間約有三年之久;據沈武榮轉述:在人生中影響他最深遠的人是林三郎師父,他說三郎師父不只在技藝上的指導外,更在他因故過世後,將所有的戲偶與道具全部贈與給他,而造就他有今天良好的事業及家庭。
武榮師父憶及早期的布袋戲棚是由兩輛牛車拼合而成,當時公演地點必須向轄區派出所,申請許可執照及繳稅才可以合法公演。回憶當時最常演出的戲碼大略如下:七俠五義、五義六俠、楚漢演義、六合三俠傳等,而最需要運用的技術包括:走腳步、打架的架勢、特技表演、五音(口白),至於配樂則是由演出者挑適合劇情和自己喜愛的音樂來搭配。
近年來因為電子媒體傳播的普及化,也造成傳統布袋戲及其它戲劇的沒落,因此布袋戲演出的生意也一落千丈。這些年來為了順應社會潮流及養家糊口,也曾經增加露天電影的播放,來維持夕陽行業的慘澹經營。經過四十年的布袋戲人生歲月,武榮師父說他至今依然不後悔踏進這個行業,同時他也抱持著樂觀的態度來面對未來,在訪問結束前他告訴我們,只要他身體能夠動就會繼續演下去,一直到永遠。
2.沈俊昇主委
第一次見到沈俊昇主委,他給予人親切、積極及熱心的印象,整個訪談下來更發覺俊昇主委更是個熱愛家鄉、吃果子拜樹頭、飲水思源及懂得感恩的人,足堪為現代年輕人的模範………。
俊昇主委是個土生土長的東庄人,從小家境困苦,十五歲即外出到彰化和美地區學習紡織,直到民國51年才回家鄉自行創業。經過幾年的辛苦經營下,又剛好碰上經濟不景氣,因此在民國63年左右,改行從事塑膠網的製造至今。在從事塑膠網的製造過程中,他發現原始塑膠網有些缺點需要突破,於是從民國67年開始從事塑膠網的研發工作,為了改良原有塑膠網的缺點,俊昇主委熬夜苦思是常有的事,甚至一個人獨自睡在機器下一個禮拜也不以為苦,他那種投入及永不放棄的精神可見一斑。同時也因為這股永不放棄及持續不斷突破的研發精神,在歷經年餘的研究之後,終於有所突破且改良成功,而順利地申請到五個專利,且也被登錄於世界發明文獻-中國名人錄裡。據沈主委自述:目前全台塑膠網袋的供應,約有70-80﹪都由這裡的工廠所供應出去。
除了事業上的成就之外,俊昇主委也是個懂得生活及多才多藝的人,在民國78年應邀協助南投縣政府從事竹子的改良,經過多次的研究與實驗終於成功;後來也接受嘉義縣政府的邀請協助改良四方竹,而也在因緣際會之下開始自己動手做二胡與三弦,更在90年的鹿古竹器展中展示自己親手做的二胡,當場造成轟動。提到二胡,俊昇主委會跟二胡有所接觸乃是因為自己信仰的關係,因為一般誦經團需要有配樂,而他在沈四貴老師的啟蒙之下,再加上自己的摸索,至今他已能夠在各地開班教導學生,同時也時常以此嗜好來作為消遣及沉澱自己的方法。俊昇主委不只將佛經編寫成樂譜,更錄製成CD,對於誦經者的學習有相當大的幫助。目前,他每週約有六天的晚上分別於不同的地方,義務教導同好者二胡的拉奏,他這種犧牲奉獻的精神實令人欽佩!
此外,沈主委對於本身族譜與沈姓祖先的歷史淵源,更是不遺餘力的尋根,本身除了多次到大陸探訪外,也致力於沈姓祖先文史資料的收集,以便讓沈姓後代子孫對於自己祖先的由來,能有所認識及飲水思源。
凡事認真、用心及投入;懂得感恩、知福與惜福;緊繃之時別忘了適度放鬆自己等等,是我們藉著這次的訪談中,最受益匪淺的感受。


3.沈慶茸先生
沈慶茸先生現年七十二歲,曾受過四年的日本教育,為大東國小第一屆的畢業生之一,直到五年級時因受到空襲等等因素影響,學業總是讀的不連續,直到光復後即未再升學。慶茸先生從十六歲開始從事「挑蔥賣菜」的工作,總在竹筍盛產期時由斗南徒步至古坑買竹筍,憶當時兩個人一組,一人尚須分擔到70多公斤的重量,最後再將竹筍由古坑挑回斗南賣,非竹筍盛產期則在虎尾果菜市場買賣蔬菜,慶茸先生從事「挑蔥賣菜」的工作前後共約一年左右的光景,在這一年左右的時間裡,他對於自己弄得一身髒亂的衣著感到很不舒服,從而察覺到這份工作並不是他衷心想從事的工作,於是興起了改行的念頭。
在因緣際會之下,慶茸先生接觸到了「茶皂」,發覺榨苦茶油後的渣裡含有咖哩質可以去污,而且是天然的無污染產物,所以他從18歲時開始自己獨自研究「茶皂」的製程,一開始在家自己研發製作,發覺「茶皂」要製作成功是需要一等份的soda與三等份的米糠。因此她知道要到輾米廠買回更多的米糠做研究及製作,當時製作的「茶皂」外型雖然有個樣子,但實質上的去污效果卻是不佳,慶茸先生為了生活,只好一邊販售質地不佳的「茶皂」,一邊持續不餒的研究問題所在,直到有天在大埤浮潭的柑仔店因為販售「茶皂」,與一位同行的劉姓商人起了爭執,當時這位劉姓商人在不自覺中用舌頭舔慶茸先生製作的「茶皂」,就直接批評他的「茶皂」質地不好,慶茸先生也不甘示弱的用舌頭嚐劉先生的「茶皂」,頓時發覺自己製作的「茶皂」鹹度不夠才造成去污力的問題所在。
回家重新調整原料比例後,就此製作出品質優良的「茶皂」,也因此能不斷的拓展出自己在此一行業中的勢力,成了斗南地區三家主要的「茶皂」供應商之一,同時也在這個行業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其中曾在民國47年遇到87大水災,當時米糠價昂的問題,但慶茸先生以不怕難及勇於解決問題的個性,讓他找出替代材料-製作黃豆的油渣的油土,來突破困境,而走出自己的一片天。製作「茶皂」的行業共有18年之久,於民國58年左右因為台灣工業化的起飛,造成洗衣粉產品的大量生產而取代了傳統性的「茶皂」,因此慶茸先生只好放棄此行業而另尋事業的第二春。
慶茸先生接著從事百貨的買賣,前後約有三年的時光,卻也因為本身健康狀況亮了紅燈,且在四十歲時因為胃穿孔開刀,讓他自覺已經不適合繼續從事生意人的工作,因此而改行從事農業的耕作至六十歲左右,為了配合當時斗南農會推廣馬鈴薯的種植,慶茸先生憑著自己先前經營「茶皂」生意時的人脈,加上自己擅於應變的頭腦,不僅讓自己在這一方面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更也同時照顧到了一些農民,且成功地發展出自己的事業第二春。
先前流行一句「愛拼才會贏」來勉勵台灣人,意含每個人要成功的因素就是努力,才有機會遇上好運勢。「茶皂」的經營使慶茸先生受到大家的肯定與信賴,這也是他此生感到最為滿意的事蹟;講求信用、知道應變、運用智慧,馬鈴薯的種植等是他此生感到最有成就的一件事。
慶茸先生也勉勵現在的年輕人要記住下列五點:1.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2.做人做事都要腳踏實地3.要有野心與夢想並循序漸進去達成4.講求信用5.要因地制宜及靈活的變通運用自己的頭腦等。經過一番訪談之後,再看慶茸先生的平凡外表,才發覺到他在平凡的生長過程中有了不平凡的經歷,這就是大東社區的一塊寶,藉由這次的訪談給予我們社區的年輕人留下更多的啟示。

4.沈榮振前會長
榮振前會長生於民國二十二年,求學期間因為經歷二次世界大戰,所以並不順遂,只讀了兩年的書,但是後來因為工作需要,曾到斗南的新光補習四個月,當時全班學生數約四十多位,他以全班排名第三順利畢業。
榮振前會長從十五歲開始從事賣芋冰的生意,每天到斗南的群星冰廠購買整桶冰品,且以日本進口的寶麗龍冰桶來保存冰品,可以讓冰品保存六小時之久。當時一桶冰重約五公斤,左右手各提一桶,經由步行的方式行經虎尾的台糖板仔橋到達虎尾中學,然後就在虎中的校門前賣冰,由於他口才很好,及藉著說故事來吸引大批的學生,所以芋冰總是到了中午即銷售一空,這樣一天下來所獲得約利潤約可購買一斗半的米,勝過當時做粗重工作的師父的收入。所以古早人在講如要賺大錢;第一就要做醫生,第二就是賣冰,由此可略為領悟其中道理。
榮振前會長在結婚後因長遠的生計關係,開始有了轉行的念頭,於是與一位嘉義的好友合夥做生意,他們當時獲得消息知道日本的森永奶粉將不再進口,於是跟好友到台北迪化街、板橋..等地試探奶粉存貨情形,接著大批進口森永奶粉,事後森永奶粉因產量的因素致使台灣不再進口,而讓他倆獲得了不少利益。據沈前會長描述:他們在做生意都秉持著一個理念,「就是有錢大家賺」,因此在這約兩年的期間,他們沒有因為開放進口而賠本。之後他改行從事三元魚的買賣,期間約為三年,後來因為父親生病及過世,而回到家鄉來照顧家人,及繼承家中的柑仔店生意。在訪問中榮振前會長表示:一個人一的一生上天只給三次的機會,我已把握住這三次機會,因此也感到非常滿足。
回到家鄉後一方面要賺取生活費,及照顧常年生病的父親,另一方面更致力於栽培兄弟姊妹,期望他們將來能有所成就,所以每天都非常忙碌,而他也都甘之如飴。在三十二歲時他當選為大東里的里長,任內亦積極爭取庄內的建設,對於鄉里也貢獻也很多,這包括:廟的整修、廟埕的翻新、托兒所的整修、及水溝的整建等。除了公務外,榮振先生也不忘休閒娛樂,所以閒暇之餘總愛聽唱盤,也因家中有電唱機,所以常吸引大批同好前來同樂;除了音樂外,大家也一起玩「走三」的棋奕(類似當今的跳棋,當時是用石頭);晚上時間更有「震甘蔗、猜紅柿」的趣味活動;因為這些活動總能吸引大批的人,所以對於柑仔店的生意也有很大的幫助。
近幾年,榮振前會長覺得音樂與休閒對於自身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本著自己原本即有的音樂底子加上自己的創意,發明了一個人能同時演奏五種樂器的「百寶箱」(鼓、鈴鼓、鑼、響板、二胡),常在空暇時邀幾個朋友共同娛樂。在訪談中問他對咱東庄的期待,他語重心長的述說如下:(1)希望全庄能夠再一次重劃,因為有優質的生活環境,才會吸引人們願意居住下來,這樣東庄也才會發達興盛(2)俗話說「陣頭若團結,居民即能團結」,所以他希望庄內能多成立幾個優質的社團,像曾興盛一陣子的獅陣、土風舞社等都是很棒的社團,若能繼續成立對於居能身心健康也是有幫助的(3)希望庄內的環境能繼續加強維護,因為有良好的生活環境,人的心胸也會跟著放大。
經過此次的專訪後,發覺榮振前會長也是一位非常值得現代年輕人學習的智者,舉凡他對於家庭的用心經營、對於後代子弟教育的注重、對於自身精神生活的提升、對於鄉里公眾事務的熱心、知足感恩的善心、有前瞻性的生意頭腦、努力奮鬥及不放棄的精神等等,期望身為後進的我們都能藉著他的奮鬥史,而能有所思及有所增長。
5.沈連發理事
連發老師父於民國二十年出生於大東里,曾就讀斗南國小六年,接著讀大東國校半年,因為當年日本投降,所以未再繼續升學,但在求學階段中仍有多有趣的事發生,例如:讀書時期他的「相撲」功力堪稱一絕,無人能比,打贏同學時會以貓、狗、象…替同學命名,也因此而贏得「孩子王」的名號,至今回憶起來仍覺得樂趣無窮、趣味橫生;連發先生從十三、四歲起開始以養牛羊維生,直到二十三歲左右開始以駕駛牛車為業,但因為駕駛牛車的收入微薄,所以必須輔以從事農耕謀生,如此持續二十多年,直到四十多歲為止。
提及連發老師父,相信庄內大部分的人印象一定是他的精湛的鳳山館武術,在採訪時他提及當年的情景述說如後:他約十六、七歲開始學習武術,當年的師父為萬教師,武術的學習傳承是靠資深的一輩將功夫一點一滴傳授給資淺的一輩,當時東庄學習武術風氣興盛,大部分人主要聚集在三個定點學習:1.順孝柑仔店前的廣場2. 銀槌老里長家廣場3.沈宜老家的前庭。只要一到晚上聽到捶鼓聲,大家必會興致勃勃的到集會點學習武術,據他形容通常大家晚飯還未吃飽就急著趕到集會點學習,可見當時武術在庄內的盛行景況。連發老師父描述學習武術的過程;一般初學者需從「羅漢手」開始教導,接著才學習「甩拉訣」,最後才教導「硬三戰」和其他,而這些也都是連發老師父最為拿手的招式。除了拳術外上需要搭配武器,一般常見的武器有:棍、刀、槍、盾,當然音樂也是不可或缺的,當時的音樂主要由一些對音樂有興趣、有專長的人來擔任。連發師父曾經一度在竹圍地區擔任助教教導武術,其主要的工作是在六房媽祖過爐時招集庄內的村民,在短期內集訓以便出團,而東庄的獅陣主要任務有:獅陣的表演、定符、安五爺等。連發師父管理庄內獅陣約有十七年的光景,大約從民國六十三年至民國八十年左右,東庄鳳山館曾經盛行一時,不只受各地的廟會邀請出席表演,甚至連各候選員服務處成立也會受邀表演,每次表演人數約為三十人左右,包括弄獅人員、舉旗人員以及負責鑼鼓樂器者,每次收入約有二萬至三萬元不等,通常這些收入都做為團員舉辦旅遊之費用,以增進團員的感情。據述東庄的獅陣也曾在斗南第五停車場落成的比賽中脫穎而出,榮獲全斗南鎮的第一名,這也是東庄鳳山館獅陣的榮譽。
談到庄內鳳山館獅陣的沒落,連發師父覺得相當可惜也感觸很多,雖然這是大環境變遷的因素所影響,以及年輕人外流的老化問題等等,更重要的還因為選舉及政治因素所造成的分裂,都直接致使獅陣沒落的重要原因,因此,連發師父真誠的希望東庄獅陣能夠再度重組,以便回復過去凝聚庄內村民的精神象徵。
連發老師父一生過的很平順,而鳳山館獅陣帶給他很大的成就感,在此他以學習武術的精神來勉勵年輕人:若是基礎打得穩,就可以跟他人比較,並進而得到他人的尊重與欽佩。相信東庄年輕一輩的人會以此互勉,不讓這些年長的的智者失望,並會努力為東庄人爭氣及爭光,讓給東庄帶來新的進步、新的希望與新的活力,東庄人加油!

(二) 文物史蹟
1.泰安宮
奉祀主神:武德尊侯,
創建年代:清、康熙年間
奉祀主神為唐朝初、平閩粵功臣受追封『殿前大將軍武德侯』沈彪公字世記。唐朝高宗皇帝聞其忠勇、賜名『勇』後代亦有稱謂『沈勇公』,又福建漳州府志謂:『沈世記開漳功臣,真名將也』後民感戴功德,遂建立武德侯廟於福建漳州、泉州、漳浦、詔安、廣東潮州、饒平等多處,香火鼎盛。
康熙年間渡臺沈氏先民搭蓋武德侯祖祠於大東里庄中,是間簡單小廟,號為九庄內之公祖祠泰安宮,時隔多年,公祖祠已破舊不甚,於是在清乾隆初年重建於現址,並依照福建漳州之例每年農歷正月二十二日、七月二十五日舉行祭典,祭典事宜由十七庄分為四股輪流擔任。
l 斗南股-包括:1、斗南鎮街內2、明昌里五間厝3、紅瓦磘4、二重溝廓仔5、舊社里6、新厝寮。
l 大東股-包括:1、大東里2、小東里。
l 埤麻度-包括:1、埤麻里2、西伯里。
l 新崙股-包括:1、新崙里新崙2、溝心3、港墘4、大埤鄉大埤、茄苳鄉5、埔姜崙6、虎尾鎮蕃薯庄7、竹圍仔。
根據鄉中族老傳述,泰安宮於百年曾再修繕過,並且建立了公正公開的管理制度,目前宮中留有清光緒十七年,所撰刻的『威鎮閩疆』匾額,乃是九庄諸裔孫叩獻。又據本廟文獻資料中存有日本明治四十二年七月三十日主官署『斗六廳清松』核章之『管理人選任協議書』此均足證泰安宮近百年來之傳承有序。

2.鳳山館
當地的獅陣和武術發源的開山祖師爺唐山廖化,民國八~九年間由林萬教先生創館教導,,所教導的拳術為白鶴拳與獅陣(坎仔獅),主要因民初社會動亂,為了保衛家園、保護自己,以學習此技藝防身,而大東社區也流傳著一句諺語就是”打架絕不能輸”,其實並不是真的跟人打架不能打輸,而它其中的意涵在說明了,我們大東社區的人,如果到外受到欺負、欺辱,當回到大東時,社區的居民都會為他抱不平、替他把公道討回來,由此可看出大東社區人的團結。
3.活動中心的來源
活動中心所在地原先為社區居民養牛的地方,土地屬於國有財產地,後來因為要蓋居民活動中心養牛人家才搬出那裡。土地要變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當時有幾個地方耆老(沈四平、沈西滿、沈宗智等人)奔波最為努力,當然還有多位熱心居民的共同打拼,才有今天美輪美奐的大樓在我們社區呈現出來,這是每位居民應該感謝前輩們過去對社區的貢獻。
4.豆店亭
豆店亭所在於百年前居住的居民以生產豆腐為生,且以此地一口龍目井的水為取材,因此所生產出來的豆腐特別可口及甘甜,同時也聞名於斗南地區,故坊間都稱此地為『豆店內』。
大東社區因庄頭土地重劃於8-10鄰所在有一處崎零地,經過地方耆老爭取經費而建造一座涼亭,且沈俊昇主委為了符合社區居民的需求,特別於花蓮載運一顆大石頭放置於涼亭前以便鎮寶之用,但一直都無命名。本協會於去年12月理監事聯席會討論通過,將此涼亭做命名活動,經過地方耆老的熱烈討論後,決定以早期的地名來將涼亭取為『豆店亭』,而為了提昇社區居民參與的意識,也特別於農曆新年於此亭辦理雞尾酒會的活動。

5.地理環境
本社區有特別的自然景觀,與其他社區不相同,在社區邊界所看到的天空、稻田、樹林等都會讓人覺得特別寬闊,在優閒的徜徉在本社區田埂小路上更能發現社區中更多不同角度的自然景觀美。
社區居民以種植稻米、馬鈴薯、紅蘿蔔及玉米等為主,是一個典型的農村生活,另外本社區八、九及十鄰因有經過土地重劃,目前樓房林立也是居住人口最多的地方,至於庄尾因為土地共業無法蓋房子,造成人口外流及舊屋倒塌,而形成人煙較為稀少的現象。
社區居民大部分都以農維生,年輕人外流他鄉謀生情況嚴重,村內以老人及小孩居多,因此緣故,讓我們這群快樂的傻瓜想要改造這個社區,而讓社區的資產及文化由我們開始來紀錄及收集,同時也希望能夠吸引出外的年輕人想回到家鄉及讓社區的居民更愛這塊土地。
四、社區產業的特色

1.阿惠早餐店(榮昌商店)
經營時間大約有八十餘年的時間,現在經營者為第三代由阿公傳承於媳婦,雜貨店內主要販賣米及食品,並且在商店旁設有一間早餐店。而在早期的農業時代因為經濟較為困苦,只能等到收割稻田時才可還錢,所以較有賒帳的情形發生,也因為這樣的情形在無形中建立起濃濃的人情味,但因為當地許多居民嚴重外移,相對的生意也因此減少許多,可以說是擊倒雜貨店生意的一大原因。

2.統成雜貨店:
座落於大東社區的莊尾,雜貨店經營時間大約有四十餘年的時間,現在經營者為第二代由婆婆傳承於媳婦,雜貨店內早期販賣的食品多屬於罐頭食品及小孩子的零嘴,現在因為社會的發達所以販賣的東西也逐漸增加了不少。而在早期的農業時代因為經濟較為困苦,只能等到收割稻田時才可還錢,所以較有賒帳的情形發生,也因為這樣的情形在無形中建立起一套濃濃的人情味,也因老闆因為這份濃濃的人情味,經營起雜貨店的情形更加的艱興,然而雖然艱苦可是卻是甘之如飴,當傳承到現在第二代經營者的時候,因為當地許多居民嚴重外移,相對的生意也因此減少許多,可以說是擊倒雜貨店生意的一大原因。
3.阿明理髮店(美容院)
當地有兩家理髮店,一間座落於庄尾的理髮店跟統成雜貨店屬於鄰居關係,老闆為第一代經營到現在,約有三十年時間,當初是老闆到外地拜師學藝,才回到大東社區從事理髮工作,而在當時大東社區理髮店並不多,所以附近村莊的居民都會紛紛到此地來理髮,然而理髮店雖稱不上體面,但在當時有兩座沙發式的理髮椅已經成為一種享受了。
4.新美剃頭店(農藥行)
新美理髮店老闆在民國42年,老闆由台北搬回到大東社區,因為只有兩家理髮店所以競爭並不大,再加上有許多鄰近的村里所以生意也日漸興旺,而且在農閒的時候大家會在理髮店前面下棋,聊天,泡茶。到了大約民國57年的時候因為生意有萎縮的情形,而且加上家庭壓力,有三位小孩需要上學,因此老闆到當時「農林廳」考取「農藥販賣許可證」並且開始經營農業販賣農藥為副業,接著也因為當時社區就學人口逐漸增加所以老闆也販賣起文具,幫家庭減輕經濟壓力,在民國72年的時候因為家庭人數增多使空間不敷使用,所以加以改建,興建為現今樓房式的建築。
5.七享金紙店
約在民國80年開店,經營時間大約10餘年,在大東社區可以說是僅有的一家,不管是節慶或祭祖時,當地的居民都會到此店購買金紙。
6.主要耕種作物
本社區的居民因土地的特性,以種植稻米、馬鈴薯、玉米及紅蘿蔔為主要農作物,斗南鎮為全台馬鈴薯產量最大的地區,社區周圍農田為重要產地,收成時眾人齊力合作採收,馬鈴薯在田裡排列成趣味的構圖,強烈傳達農村人情味及收穫的喜悅,是為本社區特色之一。

7.自然景觀與景點
本社區是一個典型的農村景觀,其地理位置的東北邊有石牛溪經過,對於村內的風水具有良好的庇蔭作用。社區四週都為農田或果樹,形成綠油油的田園景觀,讓人有心曠神怡的感覺,尤其在休耕時期,油菜花田環繞全村,更襯托農村之美。
社區的建築物分布,庄頭幾乎都蓋樓房,而庄尾大部分都是傳統的舊式平房,因此整個社區建築新舊巧妙平衡,充滿寧靜、閒適的美感。產業道路是一條健行、散步或騎腳踏車的好所在,因此早晨或黃昏你會看到許多居民在田野道路散步或騎腳踏車的情景。

7-1.古厝
古厝主要為合院,大東社區的合院有一條龍、三合院、瓦屋,合院正廳大部分銜上衍派,以傳子孫不忘源。關於衍派之姓氏 我們常看日本人有家族標識,其實台灣也有,我們的姓氏同宗,閩台群望標記相同。以沈氏為例,發源於吳興,普天之下沈姓的群望便是「吳興」。「吳興」是沈姓的家族標識,用作沈氏族人房宅稱為「吳興衍派」。
7-2.池塘
泰安宮的前面有一池水塘,水塘土地的所有人事沈海棠先生是本庄的首富,據本社區耆老引述池塘在百年前就存在,這期間池塘曾修堤岸及戲台外,幾乎無很大的變動,因此水塘的美麗風貌依舊存在。據熟悉沈海棠老先生人士轉知沈老先生在辭世前有交代子孫,池塘這塊地不得變更用途或變賣,以庇護沈祖公的好地理環境。
7-3.健康步道
這個健康步道位於要出庄前北面朝向石牛溪的方向,周圍都是水果園,空氣及環境很好只可惜使用的居民很少。據知這些經費的來源是從水利會爭取的,但因無與里辦公處協調好,造成無人養護及管理,因此所種植的花草及樹木多數已經枯萎現象。
7-4.社區五營廟
五營廟的由來,據老一輩的人告知,村莊內有一個大廟,而主神為了保護村莊居民的平安,就在村莊四周圍設立營點駐紮天兵天將,以便防止各種瘟疫及鬼怪的發生,因此如逢過節或初一、十五等都會有人前來祭拜,這也是本社區的特色景點。

7-5.竹叢
本社區在早期隨處都可見到如圖的竹叢,尤其蛇很喜歡躲藏其中,讓我們在小小的心靈上都有烙下害怕的記憶,但隨著土地開發及重劃後就很少有了,因此特別將這個地方也列為一個鄉下景觀。

7-6.有機蔬菜園
本有機蔬菜園由沈傳盛先生由它鄉引入栽種,目前主要種植為彩椒及小黃瓜等,其行銷通路以餐廳及北運為主。至於蔬菜園的棚架也成為本地田園間的奇特景觀。


7-7.產業步道
本庄郊外充分呈現田野的風光,其產業道路也隨著田地的耕作需要,都規劃了5-8米寬的路面以利農產品的採收,因此也就形成了本地居民步行及休閒的好去處。
7-8.果園
田園裡最常看見的水果園有:柳丁、释迦、龍眼及芒果等,這些果園也形成郊外美麗風光的好景點。

7-9.水井
本地農田灌溉水的主要來源有大圳及地下水源,因此你會發現田園到處都有抽水井的設備,無形中也形成社區的另外一種景觀。

7-10.鳥群
本地最常見的鳥類有:白鷺絲、斑鳩、白頭翁、黑揪及麻雀等,白鷺絲的出現最常在農地收割的翻土,至於斑鳩在此地已成為最龐大的隊伍,其它三種小鳥也到處可見。
7-11.諸羅樹蛙
台灣特有的諸羅樹蛙棲息地,南從嘉義往北至斗南地區為止,因此,大東社區能夠存有這種頻臨絕種的特有動物,應該歸因於石牛溪所賜,相信這也是本社區具有生態保存的優良條件。
7-12.螢火蟲
記得小時後很喜歡抓螢火蟲來嬉戲,這就是住在本社區長大孩子的共同童年回憶,讓人至今依舊回憶無窮。當今的夏日夜晚依舊有螢火蟲的出現,只是沒有孩童時那麼的多,因此讓我們學會教導小孩們,更應該珍惜這些可貴生態的保存。
7-13.私人植物園
位於本庄過溪仔的地方有一處樹木林立的好所在,在這裡可以看到五葉松、台灣肖楠、百年龍眼樹及各種植物,同時也可以見到飛鼠及各種鳥類等。此地的主人家就是本社區文教基金會沈秀雄理事長的古厝,這裡的好風水也孕育了沈府子弟成為高官貴人。

7-14.鐵樹
讓我們來認識這棵鐵樹的故事,在155號周府的庭院裡有一棵三十多年的鐵樹,至今都還長的亭亭玉立且青翠迷人,也是周老太太最津津樂道的事。
話說10多年前,有一位外地人打從庄內經過看到周家圍牆邊有一棵鐵樹,駐足於牆外注視許久後甚為喜心,因此詢問主人家此樹要賣否?周老太太詢問外地人為何要買此棵鐵樹的原由後,此人開價30萬元要搜購,最後因為周太太毋甘而沒有成交。在這裡也有一段小插曲,這棵鐵樹原先是種在圍牆邊,就是因為這個人的開價才怕晚上被偷走,因此很快就將它移入房子的旁邊,也就是現在生長的位置。
肆、計畫後續活動與願景規劃
一、95年度大東社區發展規劃
一、 計畫名稱:綠色東庄現風華
² 計畫內容:庄頭大排水溝北面堤岸周邊空地約500公尺綠籬及綠美化。
² 預期效益:
1.推動社區再造,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凝聚社區意識。
2.完成庄頭大排水溝北面堤岸周邊空地約500平方公尺綠籬及綠美化。
3.作為社區居民的優質休閒景點。
二、 計畫名稱:「水與綠的大東」社區環境改造計畫
² 計畫內容:大東社區位於斗南鎮中央偏西,全境面積1.26平方公里,民國九十三年人口總數為1,250人,共有15鄰約分為350戶人家。大東社區位置如36頁所示。本計畫硬體部分主要為生態化溝渠及閒置空間再利用,施作位置主要社區北界道路旁的排水溝之一段及鄰近空地。

² 預期效益:
1. 藉由生態化溝渠的建立,達到降低水污染、環境美化及生態教育等功能。
2. 清理水溝淤泥及空地雜物,減少病媒孳生機會。
3. 成立20人以上環保志工隊,參與社區資源調查及環境改造工作。
4. 提供社區居民整潔美觀且生態豐富的休憩空間。
5. 恢復居民與水的親密關係,促成社區民眾自發性的環境改造行動。
6. 為進一步規劃社區人工濕地累積基礎資料及操作經驗。
二、結論
大東社區能夠在94年度獲得縣政府文化局遴選為社區營造點,真是大東社區居民的福氣,同時也造成社區營造意識在本社區萌芽的啟端,相信這是我們社區居民應該特別記住的日子,且讓歷史流傳至永遠永遠。
八個月來的社區營造工作雖然甘苦參半,但是甘美的回憶一直縈繞於腦海中久久不去,相信這就是所謂的成就感作祟吧。這八個月來大東社區改變了多少?在硬體部分:社區入口意象的製作、社區導覽圖及公佈欄的完成、堡愁紀念兒童遊戲場及瑞己紀念植物園的設立、社區圖書館的設立、東庄生態館的完成及社區報的發行等。
在軟體部分:社區志工的培訓、社區整體規劃的各項相關課程研習、暑期親子共讀活動、縫紉DIY研習活動、環保肥皂的教作、及鳳山館兒童獅陣的成立及社區網站的架設完成等都辦的有聲有色,且帶來了很多社區居民的參與。
目前社區圖館藏書約有六仟冊,主要書籍以國中小學童為對象;東庄生態館目前收集古農具約有60項,主要為懷念社區居民早期的農村生活型態;社區報已發行夏季刊及秋季刊,充分報導社區的消息,讓在地人真正關心在地事;文化局舉辦大石來西一日遊充分顯露大東社區的特色及人情味,其它的部份就邀請大家親自來體驗會更有回味。
本社區於11月27日於社區活動中心舉辦成果發表會,承蒙各級長官及社區好夥伴蒞臨指導,讓大東社區更增添許多光彩,同時本人也代表發展協會全體幹部項大家致上深深的謝意。另外於12月4日配合社造中心所舉辦的營造點成果展,本社區也傾全力來展示社區最好的作品,讓大家都能看到我們這些日子以來共同努力的成果,相信這些成果足以代表我們這些參與者所留下的足跡。
八個月很快就過去了,同時大東社區的景觀也改變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社區居民開始動起來,過去所表現的冷漠已經慢慢消失中,社區居民對於社區營造的意識及對社區的關懷,已經開始萌芽及傳播開來,相信這就是本社區在今年爭取到營造點所獲得的最大成果,這也是我要告知大家,在我心中甘美的回憶一直縈繞於腦海中久久不去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