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4滯洪池(北港水林)還有材質以雲杉和松木打造等比例縮放,長約3公尺、寬約1公尺、高約3.25公尺的中國尖底古帆船(歐洲人俗稱戎克船)。戎克船起源於中國東南沿海各省,自宋、元時期至明、清,皆以木質帆船進行海外貿易。此次展覽特別打造中國古代帆船裝置,以滯洪池水域為底,藍天為幕,呈現大航海船隻停泊靠岸場景。
展區三 顏思齊故事館
展區內呈現各方勢力之合作與衝突,為了壓制敵方,各種武器不斷更新,這些武器讓臺灣的征戰方式從刀劍弓時代,進入了槍彈時代。作戰方式也做了很大的轉變。另外一方面,為了維持生活所需,當時期引進相當多的農作物,或者運用新的耕種技術,讓臺灣在地的農作物獲得更多的產量也提升了品質。現在雲林很多農業產品都是百年經營,在百姓辛勤的努力之下,不斷地提升品質、產量,方有如今的農業大縣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