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北港朝天宮

  • 發布單位:文化資產科
  • 資料來源:文化資產科

* 北港朝天宮

*  小檔案
  等級或指定別:國定
  供奉主神:天上聖母
  創建年代:康熙三十三年(西元一六九四年)
  創建人:樹壁和尚
  廟 址: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一七八號
  電 話:05-7830535
     05-7832055

* 寺廟沿革:
  北港朝天宮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媽祖廟。清康熙三十三年(西元1694年)臨濟宗等三十四代高憎樹壁自中國福建湄州恭奉媽祖神尊渡海來台,駐蹕笨港,開基立廟。先以茅庵暫祀,雍正八年(西元1730年)醵金重建,以瓦易茅,奠下日後規模之基礎。道光年間住持瑞合募款重修,福建水師提督王德祿感受媽祖庇佑,獻「海天靈貺」匾及法鼓、梵鐘各乙個以表崇敬。又奏請道光皇帝得誥封賜匾,「天上聖母」始見官方文書,亦因而成為全臺媽祖信仰中心。咸豐四年,嘉義縣訓導蔡如璋世襲子爵特授江安十縣儲糧道王朝綸,返臺勸進米石,乃共議重修各殿。光緒二十年十月(西元1895年)北港街內大火,除拜殿一小部份被焚,其於安然無恙;明治三十九年(西元1906年)嘉義地區大地震,北港街受創嚴重,廟內大殿亦受損不小,區長蔡然標乃謀於地方紳士募捐重建,並得北港支廳長日人安武昌夫之大力支持,捐款來自全臺各地,芳名刻在四圍石欄杆上者,包含板橋林本源家族、台北大稻程、海山堡大嵙崁街、新竹新竹街、高雄州潮州郡打鐵庄、阿猴聽港西下里內埔庄等。大正十年三月(西元1921年),朝天宮成立管理委員會,北港區長蔡然標任管理者。民國四十五年,管理委員會因感宮庭狹隘,乃在宮前覓地新建一座樓台,明曰:宗聖。樓台高七丈,共三層樓,分別供香客休息、各種展示及梨園演戲等。民國六十二年配合政府政策,改為財團法人,由王吟貴任董事長。朝天宮三百年來屢經擴建,宮宇巍峨,莊嚴富麗。每年的媽祖誕辰及弘法遶境祈安活動均吸引全台各地信徒參與。

* 建築特色:
  朝天宮自開基立廟以來,歷代先賢辛勤經,歷之百年,史蹟斑斑,文物風富,廟貌構架匯萃閩南風格。朝天宮之建築屬福建系統,為一宮殿式之建築,全建築佔地將近千坪殿宇分為四進,宮前一廣場,地面鋪石,四面圍繞石牆,設友正、左二、右二共五個出入口,正面入口兩側置有一對石獅。二進正殿,又稱聖母殿,建在高達七十公分的臺基上,殿內分為前後兩段,屋頂前為捲棚式,後為硬山式,二間裡簷相近,間設水漕連結而成。三進中室為觀音佛祖殿,右室為三界公殿,供奉三官大帝,左室為五文昌殿。佛祖殿有一對龍柱,龍身緊黏柱身,左署乾隆乙末年臘月敬立,為朝天宮珍寶。五文昌殿階前有一塊丹墀雙龍戲珠浮刻,係泉郊新徳泰號敬捐,左上角署道光庚子年陽月立,為台灣罕見之石雕精品;又殿之右壁一門可通金亭,金亭係民國五十六年新造,高四丈五尺,形如八角古塔,高聳空中。後進中室為聖父母殿,其蹺脊以彩色之琉璃片黏製兩獅,前腳擈在球上。左室開山廳,供奉歷代住持神主,又右側廂房為南華閣,前有一座拜亭,屋頂為單簾,並有蹺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