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西螺振文書院

  • 發布單位:文化資產科
  • 資料來源:文化資產科

* 西螺振文書院


* 小檔案

 

  等級或指定別:縣定
  供奉主神:五文昌帝君
  創建年代:嘉慶十七年(西元一八一二年)
  創建人:廖澄河
  廟址:雲林縣西螺鎮興農西路六號
  電話:05-5862765

* 書院沿革:

  臺灣書院的建立,始於清康熙年間,至光緒年間,全台各地相繼成立了六十所左右的書院,其中康熙、雍正年間設立者,多屬官方出資主持興立,而後逐漸產生官民合建書院,迨至嘉慶、道光以後,地方仕紳合力出資捐建書院的情形日增,因而使得書院廣及全台各地。
然而在經歷清領末期、日治時期、二戰後教化制度變革,新式教育體制建立之後,各地書院失去其原本所具有之重大社會教化功能,或因年久失修逐漸式微頹圮,或因人為因素遭致拆除改建,留存至今僅僅十六所之數。

  振文書院成立之前,西螺地區(古稱螺陽)先有文昌帝君祠(文祠),建於嘉慶二年(一七九七),然而規模較簡。當時文祠主事者生員廖澄河,會同螺陽地區振文社之生員與地方上其他士紳,共同集資改建,遂於嘉慶十七年啟始動工,歷時一年(至嘉慶十九年)完成,改建後的廟堂,講堂大殿內崇祀五文昌帝君,同時重新命名為「振文書院」。

  本書院由原先純粹之宗教建築,偕同地方義學發展出地方義學的教育功能,宗教與教育相輔相成,除在清領時期發揮振揚文教、扶植綱常的文化功能,更因其兼具民間宗教信仰之故,終使得振文書院在書院教育式微的情形下,仍能持續屹立於現址,成為本縣僅存,全台少數保存完整的歷史古蹟。書院自興築之後,較為重大的修整,計有咸豐二年(一八五二年)由邑紳張明德與振文社共同捐金修繕;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振文社再度募款修建,由該社首事鐘鳴盛、生員葉有聲連同該社同任共同發起,本次修建規模較大,應是奠立今日建築形體的一次大修;其後,於明治四十年(一九0七年)、大正十年(一九二一年)、昭和九年(重大的整修為左右兩廂改建磚造)、民國三十六年等時期,均有維修工程之進行;而民國七十三年本書院列入國家第三級古蹟之後,委請專家進行一次遵照古式的整體修繕(民國七十八年),書院建築為之煥然。

* 建築特色:

  本書院形制單純,建築共分五部,分別為山門、拜殿、正殿、左右廂房,其中山門部份原本矗立一棟鋼筋混凝土構造之「謝恩壇」原非書院之原貌,七十八年整修之後,改以三開間,歇山屋頂的閩南式山門取代;拜殿建築形式為正面三開間軒亭的作法,正面升抬的基礎之上,以方形接柱柱式,承接四垂歇山屋頂,頂上燕尾剪黏雕飾細緻,整體造型極為秀麗勻稱;其後之正殿同為三開間之建築,形態上較之拜殿更為簡樸,因此書院內主要以拜殿作為視覺焦點之所在,然內部木構雕飾仍極為細緻華麗,數幅匾額均為重要歷史資產,如「千秋書祖」為嘉慶十八年振文社所獻,「百代文衡」為嘉慶二十年所立;左右之廂房與附屬建築多為日治時期與更後期之營建產物,簡單的磚造建築物以過水通廊與正殿相接,反而具有烘托主體建築的效果。

  振文書院原為地區性教化與宗教建築,然於歷史進展過程中,史蹟凋零,有幸得以留存的書院建築反成見證書院制度、營建藝術的少數歷史證據,足見歷史保存工作不應只注重偉大的建築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