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北港溪鐵橋

  • 發布單位:文化資產科
  • 資料來源:文化資產科

  • 名稱:北港溪鐵橋
  • 級別:歷史建築
  • 公告日期及文號:中華民國90年10月31日90文展字第9032003821號
  • 登錄理由:具歷史意義及藝術價值。北港溪鐵橋為早期台糖運輸要道,且行經乾隆十五年北港溪氾濫,把笨橋分為南、北之處,溪之南岸地底仍埋藏大量笨港街道遺址,站在橋上可盡覽北港溪曲地形之變遷,深具地理、歷史、教育觀光之特質。
  • 種類:橋梁
  • 簡介:台糖北港溪鐵橋,在台糖公司的正式稱呼為「北港溪11號橋」,自明治42年(1909)興建以來,橫跨北港溪,連結了北港、新港兩地的交通運輸,不僅對雲、嘉一帶的糖產業發展提出了貢獻,也和北港溪兩岸居民的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情感。

  今日的鐵橋風貌雖然歷經改建與擴建,已非原始木造橋梁的舊觀,然而,鐵橋所承載的歷史與場所意義仍是十分鮮明的。鐵橋近百年來的發展歷史中,初期以甘蔗原料、肥料與砂糖的運輸為主,隸屬嘉北線聯繫北港糖廠生產區與嘉義地區的甘蔗產區,扮演重要的運輸孔道的角色;其後糖鐵嘉北線開展客運業務,鐵橋成為北港溪兩岸居民往返北港、新港的必經之地,長期以來形成當地社群中重要的集體記憶之所在;此外,北港、新港媽祖信仰十分鼎盛,在當時鐵路運輸發達的年代嘉北線聯繫縱貫鐵路,成為進香旅客必經路線,北港溪鐵橋亦成為媽祖信仰與進香文化中重要的歷史據點。

  隨著全台糖業發展的式微,再加上交通建設的發達,糖鐵運輸路線亦隨之逐漸沒落,民國71年客運業務首先劃上句點,鐵道甘蔗運輸的功能亦逐漸由公路運蔗車所取代,終於在民國87年全面停駛,鐵橋逐漸荒廢殘敗,終至鐵件鏽蝕、橋墩損傷的地步。

  • 建築特徵:
    1. 弓形橋面

1969年鐵橋的擴建,依有鐵路路線向東延長650 公尺,因應原有新港一帶鐵路路線及為彎曲狀,因此改建後的鐵橋仍維持彎曲橋面,屬於全台灣首見的特殊景觀。

  1. 日治木構橋墩

1908年最初鐵路的架設以木構造形式呈現,一直維持到1943年鐵橋斷橋前。木構造的橋墩基樁殘骸,僅留於鐵橋下方的河床上。

  1. 多種類型混凝土橋墩

鐵橋因歷經了重建與擴建的時期,且並於民國70 (1981年)餘年間經過多次的修繕補強,因此混凝土的橋墩並非單一型態,例如橋墩後續修復、補強加固、受力的行為及與兩岸堤防的連結關係等,以因應當時不同的情況而表現出多種混凝土橋墩型式,形成一種有趣的現象,及反映出鐵橋構造與歷經時間和環境的交互作用。

  1. 五分車軌距

台灣運用過的軌距大至可分四類,143.5 公分軌距,係針對新興的高鐵路線,為世界通用的標準軌距;106.7公分軌距,一般稱為窄軌的鐵路,現今仍通用為主要鐵道軌距,稱為七分車或八分車,為台灣環島的鐵路使用軌距。而76.2 公分軌距,一版用於林鐵、糖鐵等,音軌距大約為標準軌距的一半,所以稱為五分車,與小於76.2 公分軌距,一般用於礦鐵,均稱為輕便鐵道。台灣因應不同產業的發展及交通需求,同時存在四種不同軌距,呈現台灣鐵道系統豐富與多樣性。因此停駛的輕便鐵道亦有了見證台灣鐵道發展史的價值。